二人交火的原因很简单,刘伯温纠察百官,使李善长极不舒服。
他几乎要像响雷一样炸起来。
因为在他看来,刘伯温纠察的官员都是淮西帮的。
如果他能冷静下来,认真地想一下,就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政府官员半数以上是淮西人,刘伯温纠察百官时,即使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手法,十人中也会有八人是淮西人。
李善长不是不能理解这一事实,只是不想去理解。
这种掩耳盗铃的思想,加上他想和刘伯温来次短兵相接的战斗,终于借着“李彬案”
爆发了。
如果不是李善长和刘伯温的交火,“李彬”
这个名字势必淹没在明初群星闪烁的官员群体中。
我们只知道,李彬是淮西人,多年前就参加朱元璋的队伍,立过战功,他是李善长最得意的亲信之一。
1368年阴历四月时,他正在中书省担任秘书职务。
从后来刘伯温对他的判决词中可以知道,李彬的自制力极差,修养不高,所以当身居要位后,就肆无忌惮地释放人性中的恶。
他欺压过应天城里的百姓,抢过郊区百姓的钱,最后,他没有通过任何司法程序,杀了人。
刘伯温迅速行使他的权力,将其捉拿,然后以太子宫官员的身份迅疾面见太子朱标,请求处斩李彬。
太子朱标同意,刘伯温马上就下了斩杀令。
李彬在监牢中等待死神到来时,李善长早已得到消息,他一路小跑地来见刘伯温,先是很客气,说:“李彬犯法,是该治罪。
可您想过没有,李彬可是为这个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即使你要处置他,也应该从轻。
否则,岂不是冷了众臣的心吗?”
刘伯温认为这种论调很有问题。
他反驳道:“大臣有罪,就该按法律治罪。
如果不治罪,那我如何向皇上交代?你说他有功,我不否认。
可他有功,皇上已有了恩赐封赏。
也就是说,他和皇上、和法律是两清的。
你怎么拿他的功劳来说事?你说处置他会冷了众臣的心,可如果不处置他,你就不怕冷了天下百姓的心吗?”
李善长被刘伯温的这段话噎得脸红心跳,浑身发抖。
他太想救李彬,以至于忘记不该以宰相之尊如此有失体统地来求刘伯温。
当刘伯温这段话把他气得鲜血直往上冲时,他才突然想到这一问题。
他立即恢复了宰相的尊严,板起冰冷的脸来,冷冷地问道:“你要杀中书省的秘书,需先经过皇上的裁决,你经过皇上了吗?”
刘伯温冷笑:“您不必操心,我已派快马去汴梁请示皇上了。
我相信皇上的意思和我一样。”
李善长指着刘伯温:“你!”
嘴唇哆嗦着,眼里射出凶残的光来,他恨不得自己的眼神是一支箭,射穿刘伯温的脑壳。
他的嘴唇抖动了许久,最后说了三个字:“走着瞧!”
“走着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尖刀部队 最强特种兵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最后的奇门遁甲 四世同堂 潘金莲与李瓶儿 狼牙 骆驼祥子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 利刃出鞘 战鹰2:特种兵王复仇记 相爱恨晚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 成为乔布斯 爱情的三部曲 盗墓笔记续集 第七感 最美不过初相见 特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