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那次回老家,看着凄凉的父母坟墓,痛哭失声,如重新死了一次爹妈一样。
虽然如此伤痛,他还是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并没有改葬,只是把他父母的坟重新装修了一下,并且安排坟墓旁边住的居民二十多家守冢。
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后,派人又精装了一次父母的坟墓,这就是今天安徽凤阳城南七公里处的明皇陵。
明皇陵规模宏大,森严壮观,在历代开国皇帝的父母陵墓中出类拔萃。
明朝二百多年,明皇陵始终受到最体贴的照顾。
明朝末年,革命家张献忠攻陷凤阳,对明皇陵进行了剥皮剔骨一样的破坏。
这是朱元璋永远都不会想到的,刘伯温是否想过,没有人知道。
朱元璋回老家去探望已成碎骨的老爹老妈时,刘伯温也想起了自己的老爹老妈。
不过,他已经五十六岁,这样的年纪,想到的亡人,更多的时候是自己,而不是父母。
所以,他眼前一片模糊,后来脑海里也蒙眬起来,以至于连父母的模样、甚至是自己是否有过父母都记不起来了。
1366年阴历五月的一次滂沱大雨中,朱元璋从濠州回到应天,他一回到南京就找来刘伯温,对他讲述回来路上的艰辛。
他说:“尤其是进了应天城后,马上就胸闷气短起来。”
刘伯温仰头看了看昏暗的宫殿,又冒雨跑出去,看了看城墙,再跑回来对朱元璋说:“我们必须要有个像样的宫城。”
除非燕子能飞入
在1366年建新宫城,朱元璋有些心摇神迷,又有些不安。
1366年,朱元璋各条战线上都有些吃紧。
王保保兵团的快速机动性让前线的徐达有些吃不消,虽然他先后在安丰、徐州击败了王保保兵团,不过他辛苦取得的成果,必须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保住。
对张士诚的战争,前线传来的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战报:一切顺利,一切正常。
可战争这玩意,一旦出现“一切正常”
的情况时,说明要么是僵持了,要么就是进展缓慢。
如果不是刘伯温的支持,朱元璋在1366年的那种情况下,重建应天城一事,虽有想法,却不可能付诸实践。
1366年阴历八月,刘伯温被朱元璋任命为应天城的总设计师。
其实,刘伯温只是选址师,应天城在两年后改称南京,南京城的修建持续了多年。
我们今天见到的南京城城址,就是刘伯温奠基的。
刘伯温站在应天城城墙上开始对应天城的历史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追溯。
在这场追溯中,应天城如百变神君,它的形象变幻莫测,使人眼花缭乱。
刘伯温的意识最先流到西周王朝,周武王站在一块用泥土堆起的国家地图前,指着一块他的兵力从未到达过的地方,说:“在这里设周章国。”
周章国国王是个只穿了一个茅草制作的丁字裤的矮小汉子,他坐在今天南京城的某个茅草屋中,恭敬地向西北方鞠躬说:“我谢谢您,素未谋面的周大王。”
五百多年,周章国悄无声息,如同被地球吞没一样。
直到一个野蛮的楚王国在南方拔地而起,它才以被征服者的身份进入了人类的视野。
楚王的右臂前伸,有点像法西斯的直臂礼,说:“在那里设置棠邑。”
这一年是公元前571年,南京历史上有了最早的地方建置记录。
春秋末年,楚王国被它背后阴狠的吴王国持续不断地攻击,地盘大量丧失,其中就包括棠邑。
吴国的国王夫差说:“我要在这里建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骆驼祥子 最后的奇门遁甲 狼牙 战鹰2:特种兵王复仇记 第七感 相爱恨晚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潘金莲与李瓶儿 尖刀部队 我在美国当特种兵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爱情的三部曲 盗墓笔记续集 特警力量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 利刃出鞘 最美不过初相见 最强特种兵 四世同堂 成为乔布斯